一、企业介绍
谷德智能科技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9月,注册资本500万元,公司座落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滨河西路南段85号柏林国际商务中心。致力于产学研校企合作、智能车联网技术、高新软件IT技术,为多家企业提供信息化升级解决方案,在该行业领域积累了管理知识库及研发经验,帮助企业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组织模式、业务规则及评估系统,形成一套整体的科学管控体系。
公司依托于自有的核心技术和业务,与上海交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与山西阳煤联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联合建设山西省信息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公司在信息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信息应用技术创新与研发、财务能力与融资能力等方面具有足够的基础,可提供信息化系统集成服务、系统硬件网络集成、应用软件开发、虚拟仿真(AR/VR)技术等服务。
研发团队支撑:本次研发以项目组形式成立专项研发团队,以成文广为组长,李海芳为副组长,邓红霞、吴丽波为项目组技术与管理负责人,其中,组长:成文广,谷德智能科技研究院(山西)有限公司负责人。主要业务领域:信息化软硬件研发、集成领域。负责研究所技术分析、协助产品研发、产品技术升级。2020年成立谷德智能科技研究院,先后对接、合作了太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晋中学院的产学研合作。企业方对接了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长春一汽等大型企业智能网联车信息安全项目,路网协同雷达系统科研项目。在山西范围内,负责了汾河管理局智慧水务系统的研发,太重北特分公司官网运行体系的研发。煤炭能源行业负责平煤朝川矿工控系统整改项目,潞安化工集团煤矿行业关键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保护科研课题。在疫情期间,响应国家号召,组织研发了智能防疫管人员审计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协助防疫工作。副组长:李海芳,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ACM会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再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山西省注册科技咨询专家,中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山西省特派员。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等期刊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会评专家。多年来一直从事脑科学与智能计算、多模态影像数据分析,图像处理与视觉计算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利用fMRI、EEG技术对人脑的认知机制和疾病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取得多项成果。指导博士研究生11人,硕士研究生70余人。主持参研国家重大支撑计划2项、国家基金8项,山西省发改委高新技术重点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15 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主持参研省级教改项目8项,主编参编高校教材5部,主持山西省精品资源课程1门,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邓红霞: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硕导,人工智能系副主任,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2019.09-2020.07在浙江大学访问学习。2020.07-2021.06任吕梁市科技特派员。
二、业务技术及产品
(一)项目目标
智能疫情防控人员管理综合云平台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整理,通过人像识别技术,智能图像采集,分析成人员信息审计报表、疫情防控报表,形成可视化看板数据的展示,给企业管理者对于人员的管控提供了智能数据的分析支持,让管理决策者更好的对在册员工、来访人员、出入厂设备、车辆进行防控,管控不足的地方及时发现并调整,对于异常情况,也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可以让企业进行多个维度立体审批管理,有利于快速阻断疫情的传播和扩散。在这个过程中,将实现:
1、人员审计管理系统与防疫信息、日常运维信息、设备物料管理系统相融合的云平台的搭建。
2、通过智能管理的方式来减少访客管理工作,比如通过微信预约,小程序或者公众号线上提交等方式来避免人员混入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而降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访客的进出时间,避免人员拥堵与疫情期间的聚集;
3、以系统登记的后台信息为核心,进行追踪人员的数据记录,疫情跟踪,提供完善健全的责任追溯机制。
(二)研究及开发内容
智能疫情防控人员管理综合云平台项目结合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基于人像识别技术,主要采用平台移动 APP、小程序、Web 端一体化综合防控体系,建立了一个有序管理的企业人员综合审计平台,其功能模块包括:
智能疫情防控人员管理综合云平台主要包含人员管理模块、部门管理模块、信息登记模块、权限管理、基础设置、统计报表、日志管理模块、移动端小程序共计8个功能模块。
1、人员管理模块
实现对人员的增加、删除、修改和查看的操作,设置各级审批人员,可批量导入人员名单。
2、部门管理模块
动态设置集团公司组织架构,实现层级审批。
3、信息登记模块
外来拜访登记:来访者在微信上小程序提交预约申请,手机端收到审批通知,进行审批。减少人员信息录入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方便负责人管理来访者信息在线提交,信息全面,疫情秃发时方便溯源,排查密切接触人员。
外地出差报备:员工如有出差计划,在线填写出差申请报备,手机端收到审批通知,审批结果可在手机端查看,审批层级可在后台自定义生成。
返乡人员登记:员工假期外地归来,在线填写途径目的地,后台形成可视化报表,清晰明了,后期如有当地发生疫情,提升风险等级,该登记信息提示报警信息,企业可根据信息迅速做出决策。
疫苗接种情况登记:快速收集员工疫苗接种信息,及时控制疫情风险。
隔离员工登记:员工可填写自身健康信息,隔离信息,在线填写员工家属信息,是否隔离,隔离情况,健康状况,可进行每日健康监测信息填报,系统后台管理,支持填报信息数据管理,可在线查看或导出excel表格。
职工家属信息登记:职工相关人员信息登记,减少相关人员隐患,全面考虑防疫策略,疫情突发时有效溯源,及时发现疫情来源,并积极响应。
4、权限管理
设置权限管理,管理员可设置不同的角色来查看不用的数据,有效的避免数据外泄,使企业的信息系统权限精细化、更加高效的管理。
5、基础设置
自定义表单,可动态增减登记信息字段,小程序端实时生效,提高工作效率,自定义审批层级,根据疫情状况随时调整审批层级。
6、统计报表
疫情防控数据清晰一目了然,支持数据导出成excel;人员来访,外出报备,疫苗接种等记录永久留存,实时生成报表,无需人工统计。
7、日志管理模块
实时记录操作访问信息,用于管理员排查问题。
8、移动端小程序
在线填写假期出行登记表;新增人员,重点地区返回人员,境外返回人员等可线上申报信息;提前预约/员工邀约,小程序端填写信息,审批通过后可直接来访;临时来访在门岗处扫描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减少纸质操作;实时收到审批通知,在线层级审批。
三、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一)办公自动化,提升工作效率。
这是此类人员管理系统于企业最明显的一个功能。系统会提供各种功能来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自动化管理的即时使用需求,例如电子招聘、员工信息记录、出勤和资源使用管理、薪酬和工资单、福利计划、员工绩效、人才盘点、在线假期管理以及员工自助功能。这些功能让企业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人力资源。同时,人事管理的自动化,也大大地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强化核心业务,提升管控能力。
企业通过系统可以实时掌控企业各部门的人力资源信息,并根据企业用人情况及时搜索和调配各部门所需的人才,保证各部门的用人需求,使公司业务得以顺利开展。集团用户还能够通过单位编制、部门编制和岗位编制集中控制人员数量和人工成本。尤其是对人工支出最主要的薪酬部分,实现流程化的统计和发放,通过流程管理与财务系统集成,监控人工成本的支出。
(三)强化实时管控,适应变革需要。
借助人事管理系统能够基于完善、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和发展规划,实时、详细的展示出变革后企业组织的新型架构和各种部门的人员配置,同时折射出业务的成本与收益。并通过系统实现下属各分支机构不同岗位序列薪酬水平和绩效的有效监控,明晰整体人工产出和收入状况。加快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公司的市场响应速度,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适应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
(四)支持战略决策,实现发展蓝图。
人事管理数据对企业的战略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管理系统可以实时采集一线的人力资源数据,企业高层决策者通过这些数据能够实时掌握企业人工成本的区域、结构和人员差异,及时采取薪资结构调整、员工编制控制等措施控制成本的异常变化,提高员工的平均产出率。伯特咨询认为对全国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进而进行组织调整、流程再造,为业务扩张、愿景规划做数据支撑。
(五)管控人工成本,创造管理利润。
借助人事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明晰多级组织结构图,实现各级管理者全面掌握所属员工各类信息,实施有效、及时控制的需要。基于对单位人员规模和各序列用工总量两个途径的主动节流,对员工进行精细化信息管理,控制员工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员工人均产出能力,简化不必要的中间层管理,节省了管理开支。
在此基础上,人员管理平台结合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情新形势,具备良好的发展机遇。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为符合防疫要求的人员管理系统的爆发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后疫情时代,多点式的疫情状况将会对智能防疫系统产生场景式的需求。目前,该市场下的技术集成对于特定场景的痛点与难点问题解决远远存在不足。该项目的推广使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人员管理效率与水平,它可应用于小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填补了传统区域管理中的空白,同时有利于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前景十分可观。